2020年8月17日,美國對亞洲4個地區出口輪胎“雙反”一案傳來新消息。有媒體報道稱:南港與正新兩家臺灣輪胎廠商,已被列入調查應訴廠商;建大及泰豐,則靜候美方反傾銷稅的裁決。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聲明,此次反傾銷稅率,臺灣地區約在20%~116%左右。
近日ITC披露一份針對韓國、越南、泰國、臺灣四個地區的進口輪胎的市場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幾年間,從這些地區進口的乘用胎和輕卡車胎,價格明顯低于美國自己生產的輪胎。美國對來自這些地區的進口輪胎進行“雙反”調查,正是取決于這一結論。報告中指出,美國本土輪胎產品銷售不利,是導致市場份額轉向進口輪胎的關鍵。
業內人士透漏:建大與泰豐的反傾銷稅率,應該是前兩家企業定案稅率的平均數。依照此前案例來看,美國制定的反傾銷稅率均為低標稅率,以警告為主要目的。
正新橡膠副總李宏格表示,他們已委托律師,向美國方面陳述應訴說明。他強調正新出口至美國的轎車胎,去年總量約為450萬條(含備胎量)。其中,受“雙反”影響的轎車胎數量,約為100多萬條,占集團營收約2%。如果其泰國工廠被美方征收較高的稅率,其會將部分訂單移回臺灣。李宏格說,正新臺灣工廠的轎車胎產量不是很大,有可能不被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ITC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對乘用車胎和輕卡車胎的消費量,約為3.208億條。這期間,美國國內輪胎出貨量為1.389億條,占消費量43.3%,按價值計算占53.8%。從上述4個國家進口的輪胎有8530萬條,占消費量26.6%,按價值計算占18.8%。
ITC認定,這些進口輪胎正在不斷增加,擠壓美國本土輪胎市場份額。這一現象,直接導致其本土輪胎企業的毛利潤、凈收入和營業收入,持續下降。由于輪胎產品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所以價格是采購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ITC表示,在決定是否征收“雙反”稅之前,還會考慮國內輪胎的進口可替代性,以及對國內輪胎業的財務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