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國俊表示:目前,國內有關機構研發的廢舊輪胎熱解技術已經可達到全處理過程無污染,處理廢舊輪胎過程排放的二噁英低于國家標準90%以上,使廢舊輪胎轉化熱解成炭黑、可燃氣體、金屬材料和熱解油等可循環使用材料,回收利用率超過輪胎材質的95%以上。
張國俊建議促進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及新技術的推廣,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應完善增值稅政策,現行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在再生資源項目廢舊輪胎之下只列示了膠粉、翻新輪胎、再生橡膠三類產品,沒有熱解炭黑、熱解油和熱解鋼絲等產品,建議增加相應的目錄內容。
第二:應完善消費稅政策,目前我國只有對利用餐余垃圾生產的柴油免稅,建議借鑒該理念增加利用廢舊輪胎生產的熱解燃料油免稅條款。
第三:應完善企業所得稅政策,在資源綜合利用所得減計政策及環境保護設備購買的抵稅政策中覆蓋廢舊輪胎再利用新技術??v觀各個國家已經實施的廢舊輪胎利用補貼政策,其中加拿大每銷售一條新輪胎收取3加元附加費,建議我國也應制定舊輪胎回收的相關補貼政策。
此外張國俊還建議規劃全國舊輪胎產業布局,可以以運輸300公里距離為半徑布局建設回收工廠,其中涉及用地指標、電力配額、信貸支持、產業資金配套、回收激勵和稅收優惠等多項政策綜合配套,納入“十四五”計劃,并上升為國家戰略予以支持。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早已成為主要代步工具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6億輛,與2018年底相比,增加2122萬輛(扣除報廢注銷量),漲幅8.83%。每年我國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在急劇增加,預計到2020年,我國廢棄輪胎產生量或將達到2000萬噸。如何更好的進行廢輪胎循環利用對發展全民經濟、解決黑色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廢舊輪胎大量堆積不僅占用土地資源,破壞環境,且存在安全隱患。我國廢輪胎循環利用的形式主要包括輪胎翻新、生產膠粉、生產再生膠、輪胎裂解、原型利用五種,以生產再生膠與膠粉為主。目前除部分廢舊輪胎用于翻新輪胎和提取膠粉外,有50%以上的廢舊輪胎被棄置或粗放分解,變成衍生污染源。推動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及新技術的推廣、規劃全國舊輪胎產業布局對進一步發展廢輪胎循環利用經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