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泰國、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三國組成的國際橡膠理事會,將實行“橡膠出口限制措施”即施行一項名為“同意噸位出口計劃”(AETS)的橡膠出口限制措施。該措施實施辦法為,三國的橡膠主要生產(chǎn)商將減少30萬噸的天然橡膠出口配額,以提高目前天然橡膠的全球價格。但該組織并未具體說明限制措施的具體實施時間。不過有相關人士表示,三方橡膠理事會將在大約兩周內(nèi)就此問題進行商討。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橡膠消費大國,天然橡膠嚴重依賴進口。然而,印馬泰是主要的三大橡膠生產(chǎn)國,三國加起來的天然橡膠產(chǎn)量占據(jù)了全球總量的70%。對此,減少出口配額是否會影響我的橡膠企業(yè)的正常生產(chǎn),印馬泰此舉是否意圖針對我國?
眾所周知,天然橡膠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征,我國每年12月份到來年3月份為停割期。印馬泰三國此舉雖然會導致我國對外進口天然橡膠的需求更明顯,但我國目前依然是天然橡膠最大的存量市場,且?guī)齑孑^高。即使此次措施無意針對我國,但此舉也確實為不太厚道。不過印馬泰需要意識到的一點是:我國目前依然是天然橡膠最大的存量市場,如果為了多賺一點利潤而損害了和中國市場的關系,顯然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愚昧做法。
其實自2011年以來,橡膠價格便一路下跌。雖然橡膠價格在2016年出現(xiàn)了突然“回春”,但截至2017年底,橡膠價格的年下跌幅度已經(jīng)接近27%。價格不盡如人意,印馬泰大部分橡膠生產(chǎn)商自然也難以從中獲利,因此近年來印馬泰已經(jīng)多次通過限制出口來提振價格。這樣說來,這次印馬泰“故技重施”也不足為奇。不過,對于印馬泰而言,通過降低產(chǎn)膠國出口量來支撐膠價的方式只能在短期內(nèi)制造價格“回春”的景象,要想徹底改變膠價的疲態(tài),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縮減產(chǎn)量、并努力開發(fā)增量市場。至于不愿忍痛減產(chǎn),一心只想著提價后再大量出口的想法,只會讓產(chǎn)膠國陷入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