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已正式向中國征收,2000億商品的10%關稅。而且從2019年1月1日起,將提高到25%。在此次升級的貿易戰中,幾乎包括了中國輸美所有輪胎全部受到波及,不但涉及乘用車和卡客車輪胎,還涉及到農、林、礦、建筑工業等相關的工程機械輪胎,甚至連自行車輪胎和摩托車輪胎都沒放過。可以說此次加稅,是對中國輪胎雙反之外的強行打壓。那么美國為何不斷的對中國輪胎進行打壓?是為阻止“中國制造2025”還是為拯救美國橡膠輪胎企業?
全球化是大趨勢,“中國制造2025”這項強國戰略,無論是什么行業,很難阻擋。特總的一廂情愿無非是,打算用關稅和通過限制進口來保護美國經濟及就業率罷了。那么不停的打壓中國輪胎,真的就能拯救美國的輪胎企業嗎?
我們先從美國近期公布的2017年美國進口輪胎數據來看,數據中顯示:從中國進口輪胎總價值為19.49億美元,同比增長28.3%,主要品牌有,固鉑、雙錢、佳通、貴州、瑪吉斯、賽輪、森麒麟、三角、中策等。從泰國進口輪胎總價值為18.60億美元,同比增長35.8%,主要品牌有,普利司通、固特異、玲瓏、瑪吉斯、米其林、森麒麟、住友、優科豪馬、中策。從加拿大、韓國、日本進口輪胎總價值分別同比減少2.5%、6.3%、7.6%。我們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依然排在第一位,在美國進口市場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排在第二的泰國雖然增長迅猛,但是這其中很多是中國輪胎企業做出的貢獻。
我們在來看一下美國的新聞媒體怎么說,《紐約時報》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美國對中國輪胎加收關稅之后所產生的后果。文章中是這樣說的:“由于關稅增加,輪胎的售價自然要上漲,于是美國人在輪胎上面的消費也跟著上漲。僅2011年一年,美國人在輪胎上的花費就增加了11億美元,而這一政策至多只能保住1200個工作崗位。這相當于每個工作崗位的成本接近100萬美元,而這些崗位的平均薪酬約為4萬美元。政策只是保護了輪胎制造商,輪胎企業股東可能還包括工人的利益,但是卻傷害了更多的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接下來看一下受美國政策保護的輪胎制造商,是否得到了他們預想的利益。帝坦國際近幾年的財報顯示,該企業的輪胎生意并沒有什么好轉,反而逐漸陷入了虧損境地。2017年第四季度,帝坦國際凈虧損3270萬美元。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凈虧損1470萬美元,虧損面進一步擴大。2017年全年帝坦國際凈虧損為6640萬美元,比2016年增加了1920萬美元。
最后值得我們驕傲的是,中國輪胎企業在經歷了雙反一輪又一輪地折磨之后,對于本次加收關稅完全不以為意。美國政府對中國輪胎的不斷打壓,中國輪胎企業并沒有停止生產輪胎,反而包括玲瓏、中策、三角、雙錢等中國輪胎企業還不斷進行著擴產。另外為了避稅,中國輪胎企業開始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比如泰國、越南、印尼、歐洲甚至轉移到美國。中國政府不是嚇大的,中國輪胎企業也不怕貿易戰,要打,我們就奉陪到底。不打,那就坐下來談談“中國制造2025”或者一帶一路合作共贏。